要将一个优化的综合布线设计方案最终在智能建筑中完美实现,工程组织和工程实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再好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如果没有好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没有质量把关,没有好的队伍进行施工,那么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就无法实现,最初设计的链路标准也无法达到。因此,我认为搞好综合布线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从几个不同的方面,结合我近年来在综合布线施工中的施工经验和碰到的问题,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进行简单阐述。
一、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的主要步骤有以下几步:
- 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包括走线路由,并且考虑管路和线槽的隐蔽性,坚持对建筑物破坏小等原则,在利用现有空间同时避开电源线路、空调管路、水管管路,对线缆做必要和有效的保护措施,对现场施工的可行性和工作量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和度量。
- 指定工程负责人和工程监理人员,负责规划备料,备工,用户方配合要求等方面事宜,提出各部门配合的时间表,负责内外协调和施工组织和管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设计综合布线施工图。
准备施工用的材料。包括钢管、管接头、膨胀螺栓、桥架、桥架弯头、吊筋等材料。线缆、光纤、配线架、模块、面板等材料可以等到管路敷设进行到2/3时再进场。
安排施工队长组织施工队伍,并配备相应的电动工具和常用工具。
制定施工进度表
向工程建设单位提交开工报告。
- 现场施工。包括敷设主桥架,墙面开槽,敷设管路,墙面凿眼,安装86钢盒,穿线,打模块,安装机柜,打配线架等工作。在穿线的过程中,做好线缆的原始记录。
- 现场认证测试,打印测试报告。比较典型的测试仪有FLUKE4300测试仪,可以进行多达10几项的线缆认证测试,是对整个链路施工是否符合标准最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
- 制作布线标记:布线的标记系统要遵循 TIA-606 标准,标记要有十年以上的保用期。传统的标记是采用口取纸作为标签,然后由施工人员用圆珠笔或钢笔书写。缺点一,保用期很短,随着时间的增长,墨迹会慢慢褪去,最终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缺点二,口取纸的粘性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失效,久而久之会脱落,业主或者信息管理员也就无法查询信息点的标号了。缺点三,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书写的字体都不是很正规,而且书写的标签纸的数量又很大,往往字迹潦草,无法辨认,不利于业主后期维护工作的进行。所以,建议工程公司或者总包单位,采用正规的标签机打印标签纸,保证标签的寿命,便于业主对布线系统维护工作的进行。
- 施工结束时的几项重要工作有:
清理施工现场,保持现场清洁、卫生。
对墙洞、素净等交接处进行修补。
各种声誉材料汇总、集中防止,并登记数量。
- 在上述各环节中必须建立完善的施工文档和竣工文档,作为验收的一部分。 一般工程商都要为业主提供几套综合布线系统的系统图和各楼层的竣工图。竣工时组织的书面材料主要有:
开工报告
竣工图
变更签证
测试报告
验收报告
- 竣工验收。组织建设方、综合布线工程商、监理公司、检测部门进行多方验收。
二、 工程公司和项目施工人员的选择:
根据多年来的施工经验,我认为在施工管理和工程公司的选择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技术实力雄厚的、工程经验丰富的、有资质的工程公司来施工。一般正规的综合布线公司应有一整套严格的施工程序。一个系统集成商,必须具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工程师、安装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并有齐备的各种测试仪器及测试规程,方能为用户进行工程的设计,安装和测试。
2)要求项目经理编制行之有效的、能够便于操作执行的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所谓“管理”,是从保证材料品质、保证设计和安装工艺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项目经理只有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步骤有明确的认识,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怎么干,在施工中应该注意什么,出现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所有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项目管理好,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项目才能成为可能,才能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3)对施工队长和安装人员进行详细的培训和管理。施工人员是具体工作的执行个体,他们对工作的了解程度和工作的熟练程度,对整个布线系统最终是否能够通过测试是起到决定作用的,因此,选择有弱电施工经验和相应的证书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是保证我们整个项目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技巧:
(一) 布线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线缆的管路尽量采用钢管,主干线缆的敷设尽量采用桥架,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钢管与钢管之间,钢管与桥架之间,桥架与桥架之间的接地跨接工作。这样的管路,我们再将非屏蔽线缆和大对数线缆敷设其中,可起到有效的屏蔽作用,减少外界干扰对综合布线系统信号传输的影响,弥补非屏蔽布线系统的不足。
2)在安装线槽时应多方考虑,尽量将线槽安装在走廊的吊顶内,并且去各房间的支管应适当集中至检修孔附近,便于维护。由于楼层内总是走廊最后吊顶,所以集中布线施工只要赶在走廊吊顶前即可,不仅减少布线工时,还利于已穿线缆的保护,不影响房内装修;一般走廊处于中间位置,布线的平均距离最短,节约线缆费用,提高综合布线的性能(线越短传输的品质越高)尽量避免线槽进入房间,否则不仅费线,而且影响房间装修,不利于以后的维护。
3)当电缆在两个终端有多余的电缆时,应该按照需要的长度将其剪断,而不应将其卷起并捆绑起来。
4)电缆的接头处反缠绕开的线段的距离不应超过2厘米。过长会引起较大的近端串扰。在进行认证测试的时候,NEXT近端串扰就无法通过了。
5)在接头处,电缆的外保护层需要压在接头中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电缆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电缆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会使接头和模块之间端接不牢靠。
6)在电缆接线施工时,电缆的拉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为9公斤左右。请和电缆的供应商确认其拉力。过大的拉力会破坏电缆对绞的匀称性。
7)固定工作区的信息面板时一定要用面板自带的平头螺丝进行安装,如果自带的螺丝不好和接线盒之间不匹配(英制和公制),必须更换螺丝的话,也一定要选择平头的螺丝,严禁采用自攻丝代替,因为自攻丝可能碰到线缆,造成线缆短路。
8)有些施工工人在做条线的时候,并不是按照568A或者568B的打线方法进行打线的,而是按照1、2线对打白色和橙色,3、4线对打白色和绿色,5、6线对打白色和蓝色,7、8线对打白色和棕色,这样的条线在施工的过程中是能够保证线路畅通的,但是它的线路指标却是很差的,特别是近端串扰指标特别差,会导致严重的信号泄漏,造成上网困难和间接性中断。因此,项目经理一定要提醒制作工人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二)大对数电缆的线序:
在实际的施工中,经常会碰到25对或者100对大对数线缆的打接问题,不容易分清,在这里,为大家进行简单的参数。
以25对线缆为例说明:
线缆有五个基本颜色,顺序为白、红、黑、黄、紫,每个基本颜色里面又包括五种颜色顺序分别为蓝、橙、绿、棕、灰,既所有的线对1—25对的排序为白蓝、白橙、白绿、白棕、白灰……紫蓝、紫橙、紫绿、紫棕、紫灰。
对于100对线缆里面用以25对线缆为例子说明:
线缆有五个基本颜色,顺序为白、红、黑、黄、紫,每个基本颜色里面又包括五种颜色顺序分别为蓝、橙、绿、棕、灰,既所有的线对1—25对的排序为白蓝、白橙、白绿、白棕、白灰……紫蓝、紫橙、紫绿、紫棕、紫灰。再就是100对线缆里面用蓝、橙、绿、棕四色的丝带分成四个25对分组,每个分组再按上面的方式相互缠绕,我们就可以区分出100条线对。
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一对应的打在110配线架的端子上,只要在管理间和设备间都采用同一总打线顺序,然后做好线缆的标识工作,就可以方便的用来传输电话了。
四、关于综合布线的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主要分为有三种。
1、 通断测试仪的测试:即工作人员的测试。此时只测试线缆的通断和线缆的打线方法是否正确。可以使用能手测试仪进行测试。通常这是给布线施工工人使用的一般性线缆检测工具。对线路施工的一种最基本的检测。
2、 专用测试仪的认证测试:当线缆布线施工完毕后,需要对全部电缆系统进行认证测试,此时要根据国际的标准,例如TSB67,ISO11801等,对线缆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以保证所安装的电缆系统符合所设计的标准,如超五类标准,六类标准,超六类标准等等。此时需要测试各种电气参数,最后要出据每一条链路即每条线缆的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中包括了测试的时间,地点,操作人员姓名,使用的标准,测试的结果。测试的参数也很多,比如:Ware Map 打线图,LENGTH 长度,ATTENUATION 衰减,NEXT 近端串扰,ACR 衰减串扰比,RETURN LOSS 回波损耗,PROPAGATION DALAY 传输时延,DELAY SKEW 时延偏离,PSNEXT 综合近端串扰,FEXT 远端串扰,ELFEXT 等效远端串扰等参数。
每一个参数都代表不同的含义,各个参数之间又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某个参数不通过了,需要分析原因,然后对模块,配线架,水晶头的打法作出相应的调整或者重新压接,如果用的是假冒伪劣的线缆或者模块,造成很多指标不通过,甚至需要重新敷设线缆,这个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有些时候,即使有能力投入资金和人力,想换线也未必能够换的了的,因为工程有很多工序是不可逆的,比如对于更换石膏板吊顶内的线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建议大家,从公司声誉出发,为公司的验收和售后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多多使用正牌产品,拒绝假冒伪劣。比如,西蒙等国际知名布线品牌都是大家很好的选择。
测试报告可以根据需要打印成中文。福禄克公司的DSP100/2000/4000都可以进行不同级别线缆的认证测试。
3、 检测部门的抽查测试:施工完毕,需要由第三方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抽测。比如质量检测部门。抽测是代表公正以及对施工的验收,而且要收取相应的抽测费用,地域间可能存在差别,基本上是一个点要收50元检测费。综合布线系统抽测的比例通常为10%至20%。
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近端串扰未通过、衰减未通过、接线图未通过、长度未通过等等,下面进行简单的叙述,希望能够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启发,帮助大家在具体的施工中尽快发现问题,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接线图未通过。原因可能是:
1)两端的接头有断路、短路、交叉、破裂开路;
2)跨接错误(某些网络需要发送端和接收端跨接,当为这些网络构筑测试链路时,由于设备线路的跨接,测试接线图会出现交叉)。
2、长度未通过。原因可能是:
1) 线缆实际长度过长;
2) 线缆开路或短路;
3) 设备连线及跨接线的总长度过长。
3、近端串扰未通过。原因可能是:
1) 近端连接点不牢固;
2) 远端连接点短路;
3) 外部噪声干扰;
4) 链路线缆和接插件的质量、电气性能有问题或不是同一类产品;
5) 器件施工工艺水平有问题、打线不规范。
6)阻抗不匹配。
4、衰减未通过。原因可能是:
1) 长度超长;
2) 周围温度过高;
3) 不恰当的端接;
4) 链路线缆和接插件的质量、电气性能有问题或不是同一类产品;
5) 器件施工工艺水平有问题、打线不规范。
6)阻抗不匹配。 |